小编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套书册,
一套让我们了解马来西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的书册,
一套让我们明白教育何谓?学习何为?的书册,
一套全国人民都应该阅读的书册!
《马来西亚教育大未来》
这套书共有四册,分别为《浮躁·族群·市场化——困局中的大学》、《迟缓·停滞·低素质——迷路的中学教育》、《危机中的小学教育》及《教育改革大未来》,由华社研究中心董事会副主席潘永强主编,邀来与教育界相关的学者及教师等人撰文。
历时1年策划,2年制作,邀请60多位专家撰稿,总成本超过25万令吉,马来西亚建国60年以来,单笔投资重大的中文书籍,也是大马第一套全面剖析细解国家教育体系与政策的书籍!
目前已出版两册:
《浮躁·族群·市场化——困局中的大学》是「马来西亚教育大未来」的第一本书,大马第一本剖析解说国家大学教育课题的书籍。内含三辑:「体制与生态」、「评鉴与素质」、「竞争与困境」,详述当今马来西亚大学教育制度面对的种种困境,期望教育工作者、家长、学生共同了解、关注,进而协力扶正。
《迟缓·停滞·低素质——迷路的中学教育》是“马来西亚教育大未来”第二本书,专解析国家中学教育课题。内含三辑:“国民教育”、“国中教育”和“教育困局”,透过这三个角度切入,一一提出、解析国家中学教育岌岌可危的体制生态,并提出教育改革的建议,期望教育工作者、家长、学生了解,共同努力改正。
这也许是一封很长的信,因为这系列的书走了很长一段路。
大将前社长傅承得先生退休后,让我和林明志接手当社长和副社长。有一天傅老约了明志喝酒,聊起马来西亚教育。谈话的主题是,为什么我国的教育愈发让国人失去信心呢?家长如有选择能力,都会把孩子送往国际学校、国外大学。究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?教育乃国家发展之本,如果教育不行,就无法培养未来的栋梁,既有的人才也将持续外流,国家的竞争力只会不断削弱。
酒过三巡,豪言壮志,要集全国名家智力,剖析教育体制弊端。明志原本就在教育行业,当过老师,目前在经营辅导事业,对此尤有体会。本以为酒醒以后,看着这项任务之艰巨,便会打起退堂鼓,谁知更是坚定。以个人来说,他认定此乃中年以后必须为社会贡献的一大目标;从出版社出发,我们有振聋发聩的责任。怎么说艰巨?要从小学谈到大学,需集合多方人才参与讨论,耗时耗力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贯彻尊重作者的原则,付予合理稿酬,不依所谓“市价”而重视价值,以至总投资逾二十万。
于是书价难免偏高了,这就是另一艰巨的原因。在马来西亚读者往往视书如纸,看书本的厚度,不看内容的厚度。我认同书价偏高,但不“贵”,国人花百元吃大餐眉头不皱一下,但面对精神粮食却斤斤计较。因此,我们要花何止双倍的力气做行销,让大家知道这些课题和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,才可能买书。我们非常需要有读者买书,出版社毕竟是营利机构,目前还没有能力把这巨大的项目当作公益。
这是创社18年来最大的投资,但未必是最大的冒险。自我们接手出版社以来,不断有朋友以关切的口吻探问,这是不是个夕阳工业呢?是不是生存困难呢?尽管我们目前仍未见盈利,但心怀一种理性的乐观,相信只要提供读者所需的优质内容,做对的事情,读者必会支持。升学是所有学生、家长关切的主题,我们信任读者会选择求知,因此不认为此项目是盲目冒险。《马来西亚教育大未来》就是在此信念下诞生的,好多作者、读者、朋友为我们捏一把冷汗,但如我们家总编辑马保靖先生所说:“我们一意孤行。”
*影片与文章内容 取自于 社长专页
Kommentare